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今天,農歷二月初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乍暖還寒,草長鶯飛,春天來了。
一、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在這一天給孩子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大人理發,寓意辭舊迎新,希望新的一年鴻運當頭、順順利利。
二、吃龍食
在“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習慣把制作的各種面食以“龍”為名,比如面條為“龍須”,春餅為“龍鱗”,餃子為“龍耳”……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寄托著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愿望。
三、引田龍
我國山東等部分地區會用灶煙在地面畫一條龍,由于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了,對農作物的生長有益,借此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四、放龍燈
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里點燃為龍照路,以傳遞一種美好的祝愿。
五、舞龍
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后二月“龍抬頭”、端午節時也會舞龍,以這種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也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 六、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龍抬頭”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在南方地區,人們會到土地廟前進行祭祀活動,為土地神過生日,祈求出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