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該小區房屋結構為地下1層,地上34層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為樁筏基礎。該工程原樁設計長度為45米,承載力特征值為2700KN。該小區建成后有4棟百米高層建筑物發生了不均勻沉降情況,建筑面積達到15萬㎡,最大傾斜率為4.98‰;最大沉降量達到1.5mm/天,平均沉降速率達到0.09mm/天,已遠超國家質量規范。經前期某加固單位歷經半年時間進行止沉加固及糾偏,房屋沉降速率未見減小且傾斜率進一步加大。原樁承載力特征值經現場靜載試驗檢測,小于設計承載力特征值;后引入的某加固單位加固補樁長度小于原預應力管樁長度,由于群樁作用,導致后加固的補樁的承載力不起作用。且后補樁的直徑較小,且長徑比達到146.52,其承載力很難滿足設計要求。
關鍵技術:該工程采用我公司多項專利技術。采用大噸位錨桿靜壓樁進行止沉加固:一般傳統較大噸位的錨桿靜壓樁體積較大、重量重,在復雜的糾偏環境下不便于施工,而我司研發的大噸位錨桿靜壓樁簡易壓樁架不僅小巧輕便,而且單樁壓樁力大,使得補樁數量大大減少。糾偏采用流沙卸載迫降技術:將需要迫降的樁體高度直接一次性截除,并在截除處灌裝流沙,通過沙子的流逝來控制迫降的速度、精度及豎向位移高度,當達到糾偏設計要求時將原有樁在截斷處采用加大截面接樁結構將其連接恢復,提高了糾偏效率。施工過程采用高層糾偏智慧監測系統:通過對原結構豎向構件和樁的內力大小進行實測,并運用計算機技術,將精準測值輸入智慧監測云網平臺,快速有效的計算出既有工程樁的各項數據,指導糾偏施工。我公司僅用26天完成4棟34層百米高樓糾偏施工,糾偏建筑面積及高度均為國內同類工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