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特色:
僅用8小時,抬升糾偏加固后各豎向承載構件應力均調整至原設計值,糾偏加固后的建筑物完全達到原設計受力狀態。
項目背景:
該工程為一棟建筑面積約14000㎡、高度近60m的18層高層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采用預應力管樁基礎。該樓建成后不久即發生墻體開裂等情況,經檢測樓體沉降不穩定,且沉降速率較大,有較大的不均勻沉降的情況。該建筑物整體向西側發生傾斜,最大傾斜率達3.1‰,地下室及車庫開裂情況較為嚴重。本工程前期經行業內某知名加固單位多次加固均為解決問題,反而導致沉降加大,傾斜率增大等情況。
原因分析:
原設計采用在主樓與車庫設置后澆帶處理主樓與車庫差異沉降問題,而未設置永久沉降縫。由于主樓和車庫結構相連,車庫和主樓的差異沉降致使主樓基礎和上部結構產生附加應力,導致主樓產生不均勻沉降、引起主樓傾斜、結構構件和墻體開裂。
關鍵技術:
“抬升糾偏加固技術”。 我司專家團隊根據該高層建筑物的工程地質情況、沉降情況,綜合確定現有筏板基礎承載能力,根據計算模型分析結果,以及實際沉降量及傾斜值,采用我司專項“抬升糾偏加固技術”,通過新增大噸位錨桿靜壓注漿鋼管樁,對地基基礎進行加固處理,隨后對房屋底層墻體進行切割使上部結構和地下室部分分離,在結構分離部位設置一定數量的千斤頂,通過千斤頂同步頂升技術,調整房屋各部位的抬升量,從而達到糾傾的目的。
“基于多傳感器聯合工作的結構不均勻沉降檢測技術”和“應力應變實時智能監控協同差異沉降調控系統”: 該技術通過安裝GPS測量多方向位移、布置應變測量系統測量結構各豎向承載構件應力變化,以實現結構不均勻沉降的精確且動態捕捉,同時通過采用智能監測調控系統合理確定差異沉降的調控量和調控速度,對糾偏全過程進行精準控制,使建筑糾偏扶正精度達到毫米級。